东汉著名的女政治家邓绥是怎样的一个人
邓绥(81-121),南阳郡新野县人,汉和帝皇后。邓绥世家出身于世代读书的官宦世家。祖父邓禹,位列东汉开国功臣榜首。母亲阴氏,乃刘秀皇后阴丽华从弟女。据记载邓绥自幼聪颖好学,“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这样这位从一名闺阁之秀到东汉时期当政十六年的女政治家邓绥是怎样的一个人?1.“志在典籍,不去管居家之事”
据《后汉书》古代文献,“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应该是说邓绥看见兄长们读书时都会虚心请教。为此邓绥也曾遭遇母亲的斥责,“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邓绥也可不敢惹恼母亲,所以我“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勤奋刻苦。她的父亲邓训看出了她志向远大,不打算困于后院终生忙得不可开交居家之事,所以无论是粗细事,一般说来和她具体一点相议,问过她的意见。可以算邓绥自幼便与别的女子差别,邓绥熟读背诵经书,与父亲继续讨论大小事宜,童年时期的学习经历的确为当时邓绥的政治生涯拿下了良好的道德的基础。
2.“恭肃千万小心,动有法度”
和帝永元七年(95),邓绥被选入宫为贵人,时年十六。邓绥入宫后对宫人好言好语,还时长施以恩惠,对阴皇后更是恭恭敬敬,不敢有一丝一毫违礼之处。当邓绥所穿裤子与阴皇后不同颜色时,立马换新。面见皇帝帝时,也可不敢与阴后同坐并立。阴后身材短小,邓绥“行则偻身,立不挺腰”,怕自己抢了阴皇后的风头,也敢在阴皇后身前讲话。哪怕自己被封为皇后也这般,有两次邓绥感冒发烧了,皇帝准许她的母亲和兄弟入宫伺侯医药各事,而且不明确定义留宫的日数。但邓绥只说:“宫中禁地至为重要,而使外家的人久留禁宫之地,对上对于让陛下蒙有偏袒私幸的讥讽,对下去说使我获得不知足常乐吧的诽谤。上下两相损伤严重,我真是不甘心啊。”因为汉和帝也赞叹邓绥说:“修德之劳,乃若果乎”。
3.“邓太后辅政,朝野颇清静”
元兴元年(105),汉和帝突然驾崩,殇帝刘隆只能百日大。于是尊邓绥为太后,临朝听政。数百年间邓绥的政治能力慢慢的显露,开启了十六年的执政生涯。元初四年(117),京师及十郡国霖雨致灾,邓太后以安帝的名义诏令说:“夫霖雨者,人怨之肝胆火旺,其武吏以威暴下,文吏妄行苛责。乡吏因公生奸,为百姓所患苦者,有司主耶稣其罚。”邓绥将天灾与民怨先联系过来,得以说朝廷政治吏治的决心。邓太后当政期间,东汉的自然经济在数次天灾中慢慢的恢复,邓绥指挥宗族节约开支,减轻徭役。她任用贤臣班用、虞诩,平定匈奴、羌人的边境祸患。怪不得明末清初大臣李廷机说:“邓太后监国,朝野颇安然。”
只不过邓绥当政时期功绩威名远播,但她“称制终身依靠”等到死时才归政于安帝的行为肯定遭了不少非议。不过而就范晔在《邓皇后纪》里说的,邓后不愿意归政是是因为因此是没有另一个有能力的皇子皇孙也可以代替自己持掌国柄而并非是就是为了自身和家族,所以我就算是邓绥焦心瘁体仍旧称制终身。